10月份正是吃大闸蟹的黄金季节,不过记者在沪上几家医院了解到,最近吃蟹生病的人正在逐渐增多。专家指出,日食一只蟹,胆固醇已超标,大闸蟹并不是人人能吃。患有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过敏体质、腹泻、胃痛的人最好不食或少食蟹。
周女士是大闸蟹的“粉丝”,“十一”长假过后,市场上的大闸蟹价格明显回落,周女士一下子买了十多只,回家后将蟹蒸起来吃,因为数量太多,有两只蟹当天没吃掉。第二天,周女士就迫不及待将剩下的蟹拿出来吃,没想到这一吃,就吃出了问题,弄得上吐下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日因为贪吃大闸蟹而拉肚子的患者有所增多,有的是吃完蟹后马上喝茶、吃柿子,结果引起“胃柿团病”,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说,蟹黄、蟹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对胆囊炎、胰腺炎等患者健康存在隐患。胆固醇的摄入量过高,可能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另外,螃蟹性味咸寒,体质虚寒或是虚弱的人都不应多吃。“过食的后果是增加消化系统的负荷,轻则有饱滞感,重则腹泻呕吐。”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友勇介绍,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血液内的胆固醇必须控制在一定水平才能使人体生理过程保持健康状态。建议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以不超过300毫克为宜。每100克蟹肉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含胆固醇460毫克,吃一只中等大小的大闸蟹,一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已经超标。
另外,死蟹千万不能吃。因为螃蟹被捕获后常因想挣脱而造成体内乳酸增多,这会导致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细菌会分解螃蟹体内的氨基酸,进而产生一种有害物质,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
专家指出,食用前应先将螃蟹彻底冲刷干净,用蒸或水煮方式煮透后,才能确保吃得安心。而醉蟹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把病菌杀死。在蒸煮蟹的时候,多加一些姜、葱、蒜等料,让这些属性较热的配料中和螃蟹的凉性。另外,和大闸蟹绝配的是黄酒,吃完大闸蟹喝点黄酒暖胃、去腥,又能驱除寒气。
相关链接:吃大闸蟹“三不”
●不吃四“部件”:螃蟹的体表、腮部和胃肠道,布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因此,吃时必须除尽蟹腮、蟹肠、蟹心(俗称六角板)、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泥沙)。
●不过量食用:一般人每次吃大闸蟹以2只为限,一周内不可超过3次食用。
●不与茶水、柿子、花生、冷饮等同食。
(实习编辑:李素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腹泻是秋季常见儿童疾病,宝宝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问题,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预防工作。宝宝秋季腹泻该如何预防?
擅长领域:各类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上重视(脾胃)气机升降作用,认为:六腑(尤其肠胃)以通降为顺,脾气以升发为用,提出治疗胃肠道疾病应以调整人体气机为主的学术思想,临证时以健脾理气为主,兼顾与脾胃密切相关的肝、胆等脏腑功能,灵活佐以芳香化湿、清热利湿、醒脾燥湿等法,对胃肠道疾病可达到气机顺畅、标本兼顾、脾健胃康的目的。研制出的胃痛一号、二号方、肠胃康胶囊、肠炎清灌肠液临床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掌握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擅长各种消化内镜的诊疗技术,包括胆胰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及狭窄等良恶性疾病的内镜下诊疗。
擅长领域: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食道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肠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高血压病、泌感、肾结石、肿瘤放化疗后调理、内分泌疾病调理及内科杂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