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假膜性肠炎再次复发可能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使用、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当、遗传易感性等。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由于抗生素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会导致正常寄生在人体内的有益菌减少,而耐药性致病菌增加,进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出现腹泻时应首先考虑非感染性疾病,如食物不耐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若确诊为细菌感染,则需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2.免疫抑制剂使用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同时也降低了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容易诱发或加重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和感染。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免疫抑制剂或换用其他药物,例如甲泼尼龙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替代治疗。
3.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引发腹泻。建议采取放松技巧如冥想以减轻压力。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4.饮食不当
如果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过于油腻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湿热内蕴,脾虚失于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而会进一步耗伤阴津,使大便干结,排解困难,形成恶性循环。针对此类原因所致的便秘,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以改善,日常生活中适当进食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粥等。
5.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于某些特定的病原体存在易感性,使得其更容易发生假膜性肠炎。针对此病因,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为主,如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针对反复发作的假膜性肠炎,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常规和培养以及血常规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